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老子的「相對論」

老子的「相對論」
有人說,愛恩斯坦不是最早提出「相對論」的人,老子才是最早提出「相對論」的人。當然,愛恩斯坦發表的是科學的「相對論」,而老子提出的是哲學的「相對論」。

             
                     愛恩斯坦

看看《老子》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第二章首先提出老子思想線索中相對現象。此後,這些相對現象於老子的思想體系內貫徹始終。因此,對《老子》第二章的解讀就成了我們認識和揭示老子思想中上述相對現象的鑰匙。
              
 老子像

【語譯】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醜的觀念也就產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不善的觀念也就產生了;有和無互相生成,難和易互相完成,長和短互相形成,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聲互相調和,前和後互相隨順,這種狀況是永恆的不變的。
    所以有道的人以「無為」的態度來處理世事,實行「不言」(不必用說話)的教導;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業成就而不自我誇耀。正因他不自我誇耀,所以他的功績不會泯沒。

         
                     高山

內容大意:
    老子在此想要強調指出的是,萬事萬物莫不存在著對立相反的一面,對立的雙方彼此依存並相互轉化。顯然,老子已經有了明顯的辯證意識。他不囿於常人思考和行事的片面與固執,倒是靈活地也更加全面地把握住了事物的辯證規律,並認為這是「恒」,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我們接著釋讀後面的內容:因此有道德的人以「無為」的態度行事,施行「無為」的教導。他讓萬物興起而不加倡導,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而不自恃己能,有所成就而不自我誇耀。正因為不自我標榜,因此他的功業不曾消失。            
        長江中下游平原
           (高山與平原互相包容)
    第二章文義既明,我們現在可以從整體上進行理解了。我們注意到,老子第三句話用「是以」 開頭,「是以」即所以、因此的意思。那麼,「是以」之前的內容當為之後的原因,而之後的內容當為之前的結果了,這是邏輯上的共識。照理,本章以「是以」斷開,應是一段完整意義上的因果關係命題。但結果怎麼樣呢?參照上面的釋文,第一、二句與第三句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他們是不著邊的平行體,看不出絲毫的相交,也就是說他們之間本沒有關聯,在文義上是各自獨立存在的,卻又為何雜糅在一起了呢?
    第一、二句中發現了相反相成規律之後,老子卻將筆鋒一轉,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他為何不說聖人該處有為之事,行有言之教呢?為什麼不是萬物作而始,生而有,為而恃,功成而居呢?有為與無為,有言與不言…,順著老子在第一、二句中所闡明的思路,也該是相反相成的。但老子在此偏偏一反前說,以非常堅定的口氣認定「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理所當然和天經地義的行為,理應如此;對於「有為和有言」之類的行動則隻字未提。
    不單如此,老子還特別冠以「是以」二字以加強語氣。(註1)這樣一來,在我們理解本章的內容時明顯地感受到了一種前後語義上的落差或不連貫。我們分明覺察到,老子在第一、二句與第三句之間似乎遺漏了一些內容,而這些內容正是邏輯上下文的必需。否則,我們對「是以」以下的內容在全章中的地位感到特別的突兀和不解。難道是老子有意的漏掉那些內容還是錯簡的緣故?(註2)或者其他我們不可知的原因?如果是錯簡,我們也認為錯得巧妙和機智,這得以使我們從《老子》的一開始(因是第二章)就明瞭了老子思想體系中的相對論,因此愈到後來我們才更加清楚地理解老子思想中的相對論其實從一開始也就是這兒就已埋下了伏筆。那是老子故意遺漏了麼?前人研究並不是如此。
                
             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
    學者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對「聖人」一詞的準確理解上。「聖人」何解?道家的「聖人」,嚴靈峰先生在其《老子達解》中譯為「有道的人」。「有道的人」中的「道」又是何解呢?「道法自然」,即道的本質是自然而然的,不受外在力量干擾的。「聖人」也就是體認自然、不妄為的人,他們過著虛靜、不爭的理想生活。

                 
                 嚴靈峰的著作之一

    老子創立的學派所以稱為「道家」,正在於「道」的概念和涵義在道家思想中的核心地位。老子已將「道」昇華到了哲學的高境界,它是宇宙的本原、支配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規律,也是人類社會必須遵循的基本法則。這樣一來,「聖人」或「得道的人」以無為的態度行事,施行無言的教導就被老子置於神聖而不可動搖的地位了。
    以上探討了老子思想系統中矛盾現象的起因,下面就針對辯證思維方式與「道」論分別作一番論述。
    萬物是相反相成的辯證思維無疑是《老子》一書的特色,前面已對此略作論述。但這種思維的特色又不局限於第二章中,綜觀《老子》全書,作者不管對自然、社會還是人生、政治等方面的思索都顯現著辯證的特色,略舉數例: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二十二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二十六章)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二十七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三十六章)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五十八章)
    「兵強則滅,木強則折。」(七十六章)
  另外,兩兩對立的概念在《老子》書中可謂俯拾即是,如巧拙、動靜、盈沖、曲全、枉直、窪盈、少多、敝新、雌雄、白辱、輕重、靜躁、歙張、弱強、廢興、取與、貴賤、明昧、進退、成缺、辯訥、寒熱、禍福、損益、正奇、柔剛、虛實、開闔、清濁、存亡、親疏、主客、終始、治亂、成敗、有為無為、有事無事、有道無道等等。這一系列彼此對立的概念,讓我們了解老子體驗生活、觀察世界的細緻和精微。
    老子的逆向思維(註3)使他得以高明地窺探到事物對立和相反的一面,事物的對立雙方又非孤立的存在,他們彼此依存,互為存在的根據;他們更是能夠向著相反的方向進行轉化,即物極必反之理。萬物莫不如此,此為萬物存在之規律。
      
               東周(春秋戰國)武士
  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各個諸侯國之間為著擴張領土、掠奪人口進行無止無息的侵略戰爭,「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諸侯國內的統治者為了滿足一己的貪欲和享樂,對民眾進行搜刮剝削,致使民生困苦。老子認為這一切禍亂和災難的根源在於統治者的「有為」政策,也就是政治決策和執行中的多欲、妄為,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這些便是對有為政治導致的惡果的最好寫照。
    老子善於體驗生活,他總能用他那一雙銳利的眼睛發現常人所不及。以《老子》書為例,老子慣於把天、地、人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他總是善於從生活經驗和自然現象中提煉出一些適用於社會和人生的法則,前人稱之為「推天之道以明人之道」,現舉數例: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二十二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七十七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八十一章)
    在老子的心目中,人世間的一切行為都應該效法「天之道」,大自然的秩序和規律才是人類行事的準則和必須遵守的規範。
    「天之道」有哪些特點呢?它有何力量使得現實界必須依從呢?《老子》二十五章說: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一詞並非指自然界,老子的意思是「自然而然」。「道法自然」正如我們之前說過的「道」的本質是自然而然的意思。那麼,作為有著宇宙的本原、萬物運動變化的總規律等內在規定性的「道」,其向下落實到現實界的政治生活中,也必然要求體現「道」的這種「自然而然」的特性。老子因此將「無為」作為政治生活中居於最高位的「聖人」所必須遵循的實踐法則。「無為」並不是不為、不去做,而是說要不妄為,即順其自然、自然而然之意。所以凡是違背了「無為」要求而在政治中肆意妄為、強力作為的一切「有為」行為均是老子貶斥和反對的。
    老子從有為政治中感到實行無為政治的必要,這恰好體現了辯證思維的特色。根據前面的推論,「無為」已被老子提到了體現「道」的特點的高境界,換言之,「無為」在政治中的地位如同「道」是宇宙的本原一樣不可改變了,它是絕對的完美,從此與「有為」劃清界綫,不能相互轉化。
    老子由「天之道」觀察生活的本領不僅在政治領域中有所表現,同時據此創造了一套人生哲學。在他的人生哲學裏,處後、不爭、柔弱、謙下等品質是應該具備的,老子並將其昇華到接近「道」的高度。例如他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故幾於道。」(八章)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九章)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十九章)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二十章)
    在老子看來,世人凡事只知去爭、去取、去顯露自己的鋒芒,而不曉得其實只有處弱、不爭、謙卑、忍辱負重才是處世和致勝的有力武器: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二十二章)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六十七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七十八章)
    總之,老子的思想體系中包含極具特色並成為後來中國古典哲學的樸素辯證法(哲學上的相對論);同時,又在他的辯證法系統內,讓無所不包、無所不在的「道」超越一切、駕馭一切,而「道」論成了老子思想中的核心和關鍵。

註釋:
(註1) 高亨《老子正詁》中認為:「是以」二字疑後人所加。《老子》原書,本不分章,後人強為分之,有文意不相聯而合為一章者,遂加「是以」或「故」等字以聯之。」劉榮《老子思想的矛盾分析》以為,「是以」二字即便真為後人所加,也加得合情合理。她認為所謂的「後人」不過是在深諳老子意旨的前提下替老子添了一加強語氣的妙詞罷了。

(註2) 陳鼓應先生主張《老子》第二章疑有錯簡之說。參見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66頁注釋部分。

(註3)逆向思維也叫求異思維,它是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

參考文獻:
(1) 陳鼓應《老莊新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陳鼓應,白奚《老子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3) 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北京中華書局,1984
(4) 劉 榮《老子思想的矛盾分析》南京大學歷史系論文
(5) 杜家和《老子第二章相對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